图:近日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潮稀落\美联社
世界变了,很多人都爱上传媒这一行,去年香港“修例风波”中突然冒出很多“记者”,一个六旬教会人士穿起黄背心挎一部相机,便走上暴力抗争现场当起记者,事实上他的确弄到一张记者证挂在胸前,这种咄咄怪事,令一些新闻界资深人士有点忿忿不平,觉得自己进大学学新闻传播,原来是多余。事实上,这年头根本连记者证都可以省略,同样可以做传统意义上记者才能做的工作,没错,我指的是自媒体。前两天老友Z约我午饭,我到了他订好的房间,发现这老兄正在摆弄三角架,手机对準我们吃饭的位置,原来他近日在搞Facebook视频,“唔搞自媒体唔得,冇人再看报纸啦”,Z是股评家,他担心自己在报纸财经版的专栏不再有影响力。
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开始我的第一次手机录製节目。主要话题谈全球抗疫防疫,我先引述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:人类打生打死,不如大自然动一个小指头。难道不是吗?中美贸易战,几个月前还是全世界媒体的必然头版,还有欧洲难民、中东战火,这些最受关注的新闻,现在统统让出版面给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。到目前为止,疫情影响可说是史无前例:继武汉封城、湖北封省之后,美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,禁止欧洲和英伦所有航班入境,欧洲多国封城、马来西亚宣布封国。另一方面,美股连续暴泻触发多次熔断,即使联储局和白宫连番出重手救市,大幅减息、重启QE(编者註:Quantitative easing,量化宽鬆),甚至全民派钱,但仍无法挽回市场信心,道指累跌三成多,打回特朗普上台时的原形。所有人都清楚,全球经济衰退时代已经来临,至於会不会出现大萧条,取决於疫情变化,特别是各国抗疫的成效。
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残酷战争,全世界成为一个战场,没有前方和后方,也不知道何时结束。有专家预言,新冠病毒不会被最终消灭,而是可能长期存在,就像流感一样,季节一到就会出来肆虐人类。其实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,一方面要不断战胜病毒,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免疫力,学会与病毒共存。这次全球抗疫,让我们有机会对各国各地区的抗疫措施和效果作一个比较,北方人有一句俗语: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蹓蹓。
我认为,到目前为止,香港特区政府的表现,绝对比英国首相约翰逊和不少欧洲先进国家政府更佳,美国总统特朗普慢三拍、鬥口水的防疫表现,我也不敢恭维。经常批评特区政府官员的Z,竟然同意我的看法。
防疫战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已经进入第二阶段,中国医疗队已到意大利支持当地抗疫,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疫情也过了高峰期,但在美国和欧洲还未到最高危点,全世界依然处於高度戒备。这一刻,防控疫情是全球全人类的共同使命,但下一刻,在后防疫时期,如何恢复生产、振兴经济、安抚人心,令社会重拾正轨,如何重建国际关係秩序,对各国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。我担心的是,抗疫成本愈高,社会付出的代价愈沉重,大国博弈会愈複杂紧张。
“你说美国军舰军机在南海的活动,是不是为后抗疫时期的新一轮中美角力热身?”Z这一问提醒我,中美官方在抗疫期间的口水战不断升级,特朗普更肆无忌惮将“中国病毒”四字宣之於口,且不顾中方抗议拒绝收回,而中方则对美国无理限制多家北京驻美媒体採访权益,採取反制措施,连串你来我往的外交动作,加上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动作,的确有来者不善感觉。“如果美国疫情进一步恶化,如果美股仍然不能止泻,如果特朗普的选情告急,很难估计特朗普下一步会做什麼。”我说完这一句,手机录影结束。